分类
nzcms  心灵讲堂
nzcms  解忧屋
热点文章
    高考来临——家长们,你们准备好...
    自我接纳——爱自己的开始
    测试555

站内搜索
 
标 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心灵加油站 >> 心灵讲堂 >> 正文

自我接纳——爱自己的开始

来源:    日期:2020-06-19   浏览:


自我接纳,这个词在今天早已不陌生。那什么是自我接纳呢?百度百科对“自我接纳”的解释是:“个体对自我及其一切特征能够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”。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全面的定义,也给人们带来不少的误解,例如有些人会担心“自我接纳”是对自己的放任,如果对自己的一切都采取积极的态度,那意味着蓬头垢面出席宴席并不会觉得不得体。还有些人认为所谓的“自我接纳”,不过就是安于现状或不负责任的借口,比如从事一份无法养家糊口的工作、让子女衣不蔽体的男人,却仅仅用一句潇洒的“我要自我接纳”就可以不要付出努力去改变现状。

所以,自我接纳的定义应该补充为“个体对自我的特征和感受、生活经历等与自我相关的一切内容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,以促发自我的整合与成长”。这个定义的核心是“以促发自我的整合与成长”,有了这句话,才能真正涵盖“自我接纳”的全部意义。其实,自我接纳的最终目的是让个体正视并拥抱真实的自己,然后在现有基础上整装出发,去进一步完善自己。

在进一步理解什么叫“接纳”前,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看我们“不接纳”的都是什么。事实上,我们无法接受的,多是自己不认可的部分,这些我们无法接受的部分,其实都是自我否定的表现。如同少有人会不接受自己有钱、成功、美丽一样,大多数人很难接受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部分,即便在别人看来,这些也没什么了不起的,但这个技能或特质曾被家人或好友赞美过,让你由此获益,你对它的接受就是自然的。

所以说,“不接纳”事实上更多意味着:我们否定了那些不能给我们带来显见利益的,不符合社会标准的,自认为造成不好后果的事件和观念行为等。

“不接”的根源是外界评价不接受意味着内心有一个批判性的声音,这个声音不断地判断、挑剔着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。那么这个批判性的声音来自于哪里呢?通俗地说,原本是别人不接受我们的某个行为,后来变成了我们自己无法接受那个行为。如果批判性的声音太大而肯定性的声音太小,自我厌恶、自我排斥、自我不接纳等等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。

接受自己,并非一味肯定自己大家都觉得快乐是好的,那么与之相对的不快乐的焦虑状态就是坏的吗?事实并非如此。接受自己并不意味着打压这个批判性声音,因为它的存在同样是必要的,就像大自然有白天和黑夜一样,所谓的“白与黑”、“好与坏”都是相对而生必不可少的。而焦虑其实是我们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一种系统警示系统,在遇到威胁的时候保护我们,提示我们选择对策,它本身具有进化的积极意义。但如果我们植入了“焦虑不好”的概念,当焦虑来袭的时候,我们植入的否定概念会加倍我们的焦虑感,这个时候,焦虑本身就成了问题。当然,接受自己并不是无限地肯定自己、赞美自己。如果太沉浸于要变“好”,我们就会在改造自己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,而所有的改造都建立在一个底色上:否定自我。

接纳自我的前提——不要苛求自己如果暂时做不到,其实也没什么。接受自己,最终意味着承认我们的好和坏,承认我们身上也有脏乱差的一面,与所有人类一样。承认我们拥有人性中复杂的一切,无论好坏。 我们依然有理想有梦想,但不必强行逼迫自己必须要怎样。慢慢地形成对自己的了解,在了解的基础上不断地努力,不强求结果,去享受做事和探索的过程。接受自我,让我们有机会关注在当下此刻的状态,一点一滴地凝聚,而不是浮躁地追求一个急功近利的成果。

其实,当我们沉浸当下做点滴小事的时候,反而更容易成功。这大概就叫做: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与其说接受自己,不如说是不断地了解自己、理解自己,了解得越多,对它的掌握就越得心应手。接受我们均有好有坏,有局限有天赋,承认它们的存在。解脱于自我判断和批评,你就会自由,自由地选择发展的方向,也叫做听从内心的声音。

接受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自我理解、并与自己达成和解的过程。

Copyright © 2003-2013  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襄阳拓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版权所有: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工会  联系电话0710-222222